抗联敢死队之红雪
导演:
/ 杨树梁
主演:
剧情:
剧情简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战士双龙所在部队遭到日军残酷打击,他侥幸逃脱后被日军苦苦追捕。走投无路之时,他不得不投靠土匪,却受到过去同为东北军某部团长邓殿云所部伪军的围剿。在复杂的斗争情况下,双龙通过各种办法带领土匪走上了进步抗日的道路,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土匪部改编为抗日山林队,后收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双龙任军长。双龙领导的抗联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少胜多,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也成为了日军的心腹大患。抗联十军一举歼灭并摧毁了日本关东军“七三一”细菌部队的前身——中马城。一九三五年,双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此日军尾田部不惜出动重兵对双龙的十军进行围追堵截。由于日军女特务的混入,双龙部队驻地被日军发现,双龙领导的第十军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面对数十倍的敌人,十军战士拼死顽强奋战,双龙军长与日军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大地赤子史来贺
导演:
/ 李文岐
剧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土地分不分到农户,工厂包不包到个人?是集体走富路,还是个人奔小康?刘庄面临着痛苦的选择。史来贺一遍遍地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回顾刘庄的发展历程。他得出的结论是,分则不利,合则有力。刘庄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成立了农工商联合社,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在一片争议声中,刘庄人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史来贺的决断和刘庄人的选择是正确的。史来贺当上刘庄村的支部书记之后,凡事总是先为群众着想,宁肯自己吃亏不能让群众吃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1965年,他任县委副书记,县里开始给他发工资。这时候刘庄的分配水平还不高,史来贺把县里发的工资交到村里,和村民一样拿工分。刘庄的分配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后,史来贺又放弃了拿村里的分配,拿起了县里的工资。有心人为史来贺制作了一份“1977年至1990年史来贺与刘庄同等劳力年收入对照表”,从中可以看出,仅这14年里,史来贺比刘庄同等劳力少收入2.5万余元。1976年,史来贺带领村民自筹资金要给每家每户盖成独门独户的二层小楼。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第一批新房建成了。村民们要建房出力最大、操心最多的史来贺先搬进去住。史来贺召开大会说:“搬新房先群众,后干部。群众中谁住房困难谁先搬。”就这样,盖好一批,搬迁一批。直到6年以后,史来贺才和最后5户一起搬进新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史来贺所在的刘庄村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时任刘庄村党委书记的史来贺面对集体经济落后、村民贫困的现状,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改革开放后,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当时他正年富力强,两个儿子世领、世会也有才干,爷儿仨如拉出去单干,人脉本事足以轻松致富,甚至有人预言他会成为雄踞中原的富翁……他却说:“个人富了,大多数人还穷,吃饭不香,躺在床上也睡不好觉呀。集体搞好了,群众富了,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他多年养成习惯,每夜入睡前,都要对全村300多户“过电影”。刘庄村民说:“在咱村,是集体致富,不漏一家。全村谁家日子不能过了,老史都过去拉一把。特别是对困难户,格外看得重,恐怕他们过不好。”他最牵挂的是病人、老人、孤儿寡母、残疾人,连到刘庄上班的外地合同工都感叹:“这些可怜人,平时谁理?撵在人家后头说话人家都不想听呢,他们在刘庄有福了。”为了让刘庄群众尽快富起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史来贺带领村民先后办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这些工厂很快为刘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刘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史来贺和村班子成员反复考察,引进了高科技生物工程项目,在刘庄建设了一座全国最大的以生产肌苷为主的生物制药厂。经过此后几年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创新,刘庄药厂已经位列全国医药行业百强,生产的肌苷产量已占据全国的一半以上市场份额,年产值占到了刘庄总产值的80%以上。史来贺运用边学边干的实践中掌握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知识,史来贺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集体经济的新格局。史来贺为了刘庄的发展,为了刘庄群众的富裕吃了一辈子亏,换来的是刘庄群众对党组织的无限信赖,换来的是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北方往事
导演:
/ 内详
主演:
剧情:
这似乎是一部很普通的电视剧,以至于现在鲜为人知。我曾经多次问过“博古通今”的人士,但没有找到个看过它的。最初看《北方往事》的时候大约在小学二三年级,那时候还在村里上学,基本只看我们当地的临清台。所以演什么就看什么,毫无选择余地。就这样偶然地草草看了它。来大学以后无聊时总爱翻陈年的回忆,基本把儿时玩的街机游戏,听的歌曲,看的电视剧都从网上找到了,虽然其中也不乏艰苦的寻觅与求教。但唯独这部电视剧找了不少地方,也想了不少办法,最终却连一鳞半爪都寻不到。据网友说,这是部关于东北一个“大哥”的,刚上映不久就被封杀了,所以没有下载的地方,甚至连剧情简介都难以看到。下面有段男主角赵亮被采访时的回答:网友HEALTH:赵亮演过这么多戏你最满意的是什么角色?是否就是老顽童?赵亮:不是,我最满意的角色大家都没看过。我最满意的一个电视剧就是《北方往事》。赵亮:《北方往事》写的是一个劳教犯,我演一个大秃子,劳教出来后,开了一个收留了一堆劳教人员的公司,这个人很正,很义气,我当时演得很投入,但是这个片子很不走运,被草率地卖草率地播了,但是这部戏收视率非常高,他们可能比较喜欢。但是在北京或者再往南的地方就没有看过了。网友风中旗:赵亮你好,我第一次看你的戏,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你在里面叫大秃子,东北农村片,记得你在那部片里演得比老顽童好多了。赵亮:谢谢,知音其实自己对《北方往事》也只是一种怀念,剧里的情节还依稀记得,当年比较喜欢它的片尾曲《纸船》,可惜现在仍不能找到。虽然当年我们本地看过这部剧的人不在少数,但我觉得现在还有印象的可以说寥寥无几了。在我看来,一个未必完美甚至说未必美的东西跟你永别,让你使劲浑身解数也找不到它的丝毫信息。这是一种隐隐的悲哀和无奈。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只有把心里的记忆记牢了。虽然我们知道,这份记忆绝对值属于我们自己,我们依然要给它画个永恒的句号。有人云:“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或许在特定的领域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扮演着寂寞者的角色。就此收尾,仅以此文纪念以不永远的电视剧,更是纪念一个永不复返的时代。补充一句,我在豆瓣上编辑这部连续剧的时候需要上传海报照片,我找遍了网络,一个像样的照片都没有。最后无奈只能在播放开始的时候截图。。。。